小龙虾养殖的五个误区
近年来,龙虾“养殖热”逐年升温,可谓一浪高过一浪,很多水产养殖户都把投资眼光放在龙虾养殖上,然而很多养殖户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,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淡水龙虾养殖的误区。
一、对龙虾生活习性认识不足
从**年秋天(9~10月份)达到性成熟的龙虾开始交配、打洞、抱籽,虾苗幼体的生长、发育和越冬过程是附着在母体的腹部,到*二年春天(2~3月份) 虾苗达到2~3cm以上时脱离母体,进行独立生活。经过2~3个多月的生长即为抱卵成虾。因此,龙虾苗、种的科学投放时间段为春、秋两个季节下塘,春投 可以选择在3月底4月初虾苗入塘,秋放应在9月底10月初种虾入塘,在自行休整和适应后,让其在塘中自然繁殖,不但可以为自身塘口提供苗种,还可以出售部分。因为龙虾有挖洞、逃跑的习惯,故龙虾的养殖池塘要用网片、木桩、厚塑料皮或其他片状物在池埂边建好防逃。龙虾打洞一般在30~40cm,有的 达1米左右,因此塘埂的宽度较好在3米以上,以防龙虾打洞逃跑。
二、关于淡水龙虾的品种问题
我们目前所说的淡水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,隶属甲壳纲,十足目,螯虾科,原螯虾属,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,20世纪初日本从美国引进后不久又经日本 传入我国南京,现在分布范围已经**过20个省、市,变成了我国淡水小虾类中的重要资源之一。
目前在江苏、安徽、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的龙虾均为一个 品种,还有一种“杂交”的龙虾品种,它是水产专业部门研究的对象,基本处在实验阶段,技术水平还有待成熟与提高。人工驯化过的种苗与自然繁殖苗是有区别的,人工化繁育苗,由于成本太大加上目前沟、塘、河、湖**种苗产量很大价格*从而难以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品种。当然,人工培育的苗种其成活率很高,可达85%左右,而**苗一般只能达到70%左右,同时也有水体地理位置的局限性。通常来讲,塘口养殖龙虾苗种选择与投放只是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,更 重要的是日常养殖中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,如果管理上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,养殖则成功概率较大,反之则失败。
三、对淡水龙虾的产量过于理想化
龙虾的养殖产量与虾苗的投放、水体环境的控制、饲料的荤素搭配、日常科学系统的管理、常见病害及时的预防治等有着较其重要的关联。一般选择4、5月份每 亩放养规格130~150尾/公斤的虾苗50~70公斤左右,经过70天左右的快速生长,在6月份就可以开始采取卖大养小的方法,一直到10月底基本结 束,总计每亩塘口能捕获龙虾150~180公斤,根据养殖水平,一般平均规格都在20~30尾/公斤,养殖技术、池塘条件好的可略增加虾苗投放数量,加 大投喂,亩产量将会有一定提高,至于那些不切实际地夸大、鼓吹能达到更高的产量则毫无科学依据,较多是个案。
四、养殖水体坏境控制不够
通常小龙虾对养殖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,造成了部分人误解为小龙虾喜欢生活在发黑、发臭的水体中,水体质量好坏都不重要。而事实却是,生活在肮脏水体中 的小龙虾又脏又黑,外壳硬厚,体小头大,既没有卖相,也让人难以产生食欲。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水质清新、水草丰富、溶氧量高、无污染才是养好小龙虾的关键。 缺少水草的水体,一是溶氧量不足,二是在小龙虾脱壳时没有较好的蔽敌害区域,它们会受到同类或其他食肉性水生动物的攻击,从而产生动物的应急反应,很多小 龙虾会出现生长慢现象,“老头虾”发生的情况会很明显。
五、饵料投喂不到位
小龙虾的精养塘口,一定要加大饵料投喂力度,可以减少小龙虾因缺少饵料而自相残杀,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。在饲料品种选择上,注重粗精、荤素科学合理搭配, 采取荤—素—荤方式,即:前、后期动物性饲料占70%,中期植物性饲料占70%,条件允许时尽量不投禽类内脏等动物料,日 常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未变质的小野杂鱼、螺蛳肉等为主,植物性饲料以玉米、豆饼、小南瓜及伊乐藻等水草为主。饵料投喂量要结合适时气温、阴晴变化、小龙虾 的活动、食欲及现有存塘量等情况及时调整,一般投饵比例是饵料占存塘虾总重的3%~5%,以投喂后2~3小时吃完为宜,要密切观察,严防残留饵料对池塘水 体造成污染。
1、场地选择
选择通风向阳、环境安静、靠近水源、水质良好、饲料来源充足、交通和供电便利的地方。
2、池塘条件及建设要求
池塘应为长方形,面积不限,便于管理即可。南方一般以稻田养殖为主,所以要有良好的排灌水系统,确保旱涝保收;而北方为沙地,所以只要能进水和排水即可。一般池底平坦,底部以沙质或硬质土底为好,不能有太多淤泥,较好有斜坡,为小龙虾生产提供深浅结合、水深各异的水体环境,虾池应安装增氧机或者保持微流水以增加融氧,如果是虾池改造,就要利用干塘捕捞季节清除过多淤泥。放养前,干塘暴晒至15天,做到池底裂缝小为宜,有利于小龙虾的栖息生长。如果是新挖的池塘,则不用暴晒。在池塘的四周可以用石棉瓦、塑料薄膜等围一圈,以水平面为界向下埋30厘米左右,以防止小龙虾打洞出逃。
3、清塘消毒
虾苗放养前15天一定要清塘消毒,一般我们用生石灰溶解后全塘泼洒,这样有沉淀污染物、净化水质、改善小龙虾生长环境的作用,除此之外,还要彻底清除塘中的敌害,有条件的可晒塘几天。
4、培育肥水
池塘消毒后,在水域中先投入适量**物,每亩投放150千克到250千克**物,目的是为了浮游生物作为龙虾饵料,但这些并不是小龙虾的食物,池水透明度达到30到35厘米,以青绿色为宜,5天后池中浮游生物生成,此时可投放幼虾。
5、培育水草
水草是虾体赖以生存的附着物和**饵料,可以净化池水、控制池水肥度。因此,在培育废水的同时,可在坡底及塘底种植一定数量的水草,水生植物的生长面积应该控制在水面四分之一以内。水草进池前要用生石灰浸泡,以杀灭草中的敌害生物及病原体。
6、设置附着物、隐蔽物
由于淡水小龙虾有怕光习性,所以要放置不易变质的石棉瓦、空心瓦或旧轮胎起隐蔽、遮荫作用,使小龙虾既能栖息和安全蜕变,又能减少相互蚕食。
7、放养虾苗
注意密度,尽量从养殖场购买,或从河湖捕捉体表光洁、健康的虾苗,放养时间在3到5月份,当春季水温上升至10摄氏度以上时即可。在虾苗放养前,用小鱼测试。应将放有虾苗的容器整个沉入水中,让虾苗和池塘里的水融为一体,再慢慢抽出容器,要一次放足数量,而且虾苗规格整齐一致。
8、投喂饲料
淡水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,应将食物制成颗粒投喂。
以上主要介绍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,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养殖方法,可以留言给我们。